【關注疫苗】曾浩輝拆解2大疫苗迷思 籲勿把疫苗副作用放大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2/07/10 10:00

最後更新: 2022/07/12 10:47

分享:

分享:

曾浩輝拆解2大疫苗迷思。

新冠疫情下,接種疫苗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公共衛生事項。香港中華醫學會榮譽顧問曾浩輝最近受訪,分享疫苗功效資訊,以及為一些坊間對疫苗可能存在的謬誤或迷思進行解構。

曾浩輝分享疫苗功效資訊。(陳慧安攝)

疫苗的重要性

曾浩輝分享,疫苗存在200多年歷史,通過提煉一些蛋白質、核酸成分製成,可刺激人體免疫系統,起免疫作用,抵禦傳染病,並能維持長久效果。他並以「溫習」來舉例:「疫苗好像溫習,當溫習了,可令考試時懂得應試,打疫苗就好像幫身體溫書,當傳染病來襲就可過關。」

而現存坊間的疫苗眾多,可預防多種傳染病,各有適合成人或兒童接種的疫苗,包括麻疹、德國麻疹、病毒性腮腺炎、乙肝、小兒麻痺症、百日咳、破傷風、水痘、帶狀胞疹、肺炎鏈球菌、HPV,以及新冠疫苗等。

最新影片:

對疫苗的謬誤

曾浩輝指出,坊間對疫苗存在普遍兩個誤解,第一就是把輕微的副作用放大。本港早前爆發第5波疫情,曾浩輝表示身邊也有朋友的80多歲爸爸染疫身亡。該名友人曾猶豫過是否要為父親安排接種疫苗,權衡下因擔心疫苗副作用而沒有讓爸爸打針。在爸爸死後,友人表示很後悔。曾浩輝以此呼籲別忽略疫苗保護性,以免換來慘痛經歷。

曾浩輝續指,另一個坊間對疫苗的一大誤解,是群體免疫:「群體免疫意義是比較整體社會性,對個人保護的意義不大。」他舉例說明:「當校內百分之99個學生都打麻疹針,自己的小朋友無打,如果班上有一個小朋友感染麻疹,被傳染機率是非常高。」

口服藥不能替代疫苗

除了疫苗外,口服藥也是常見用於治療的藥物。但口服藥是否就能代替疫苗?曾浩輝回應絕對不能,其中存有兩個重要原因:「第一,口服藥可以預防的傳染病數目越來越少,疫苗就很多。第二,口服藥有效期相較疫苗短很多,疫苗保護能力長很多,有些疫苗的防護力是可以維持5至10年,有些甚至可終身免疫。」

第4針新冠疫苗

市民現可預約接種第4針新冠疫苗,除了60歲以上長者外,曾浩輝表示60歲以下、一些經常曝露在病毒之下的高危群組人士,如醫護人員、抗疫人員、口岸工作人員或跨境司機,都可以考慮接種疫苗,做好個人防護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記者:黃存新、陳昊淋